SSI ļʱ
SSI ļʱ
今日文昌
大琼网 > 海南 > 文昌 > 今日文昌 > 正文

家乡的海棠树

来源:海南日报 2020-08-30 07:12   http://www.zgzxcmw.com/
SSI ļʱ

■周昌萱

我的家乡在文昌。家乡的海棠树叫琼崖海棠,属山竹子科。过去,它大多是野生的,荒坡上,小路旁,树丛中,都有它的身影。它不像婀娜多姿的椰子树和昂贵得以斤论价的海南黄花梨那么闻名遐迩,然而,离家多年,我对它却一直怀有一种强烈的情思。

海棠树是一种常绿乔木。大龄的海棠树几乎每年都结很多果子。海棠果如小的鸡蛋般大,圆形,不能吃,只用其籽实来榨油。榨出的油棕绿色,未经提炼,也不作食用。小时候,村里人多不舍得买煤油点灯,就靠拣海棠果榨油照明。海棠油灯的制作很简单,只需将油倒入椰壳或小碗中,放进灯芯,置在架上即成。

小时候,母亲白天忙完地里的活,晚上就在黯淡的海棠油灯下教我识字写字。海棠果成熟时,正值海南岛的台风季。因而,台风来临时,也正是拣海棠果的最好时机。每逢此时,我便与村里的放牛娃一道,穿上蓑衣,戴好斗笠,背起篓筐,顶风冒雨,高高兴兴地捡海棠果去。台风犹如猎兽,拼命地呼啸、咆哮、扫袭。树枝被折断,屋顶被掀翻,根基差点的大树也整棵地被拔起。豆粒般大的雨点像密集的砂粒,一阵紧跟一阵地向我们袭来,皮肉被打得生疼。篓筐、斗笠、蓑衣被吹跑,我们也被吹得连栽跟斗。但我们一摔倒很快又爬起来,赶快拣回蓑衣、斗笠、篓筐,踉踉跄跄地,又朝着海棠树成片的方向奔去。当看到吹落满地的海棠果,我们争着拣呀拣呀,任凭风吹雨打,毫不在乎,一直拣到满满一篓筐。

村前路口那株高大的海棠树更是与我们一群小伙伴结下不解之缘。我们常在其巨伞般的树荫下玩耍。有时用小竹竿挑取海棠树干上溢淌出来的树胶去粘蜻蜓和知了,有时用弹弓瞄射树梢上那些以海棠叶裹成的如排球一样大小的大赤蚁蚁巢,有时摘回山稔(海南话叫刀尼,学名桃金娘)果,再摘下两片如手掌般大的革质的海棠叶,一片叶子上放好剥了果皮的山稔果,又将另一片叶子当刀使,慢慢地把山稔果剁成肉泥,然后津津有味地品尝起来。最过瘾的还是比赛弹滚海棠籽。我们的玩法,是沿直线在地面上挖几个如乒乓球般大小的小土洞,大概一公尺多的距离一个,用手指将去掉果肉、带壳的海棠籽按顺序弹滚进所有的小洞,先弹滚进最后一个小洞的为胜者。

家乡人一直承袭着几样与海棠树有关的习俗。一是端午节前一天,家家户户都去采摘各种鲜花,其中少不了海棠花,回来后把这些鲜花浸泡在脸盆或水桶里,晚上拿到院子里承沐露水,第二天清早起来就拿这些芬芳馥郁、清凉爽人的“花露水”洗脸。据说洗了能驱邪保平安。二是每年除夕和新一年的正月初一,每户人家所烧的柴火,一定尽量选用海棠木。因为海棠木呈桔红色,象征着吉祥;且其木质坚硬,又含有树脂,既耐烧,又火旺,象征着兴旺。那炽热的炭火在严冬里给人们带来了渴望的温暖,带来了对新的一年的憧憬和希望!海棠木也自然成为人们心目中美好的吉祥物。

此外,家乡还有一种习俗,小孩子要是眼皮上长个疖、头上生个小疮什么的,就到村外拣块石头,把一棵幼小的海棠苗压弯到地上,说是此举之后几天,所长的疖、疮就会痊愈。那时我不晓得这习俗是否灵验,但看到好端端的海棠苗被石头压住,替人受罪,心里挺不好受。每当看到被压在地上的海棠苗,我就悄悄地将石头搬掉。有一年冬天,天气特别冷,几天之间,所有的海棠树叶子都落光了,地上铺着一层厚厚的青绿色的海棠叶,一向绿叶成荫的海棠树忽然间只剩下光秃秃的枝杈。我还是头一回见到这“返蚁难寻穴,归禽易见巢”的萧瑟情景,心中十分悲怆,便问母亲:“娘,落了叶的海棠树还能活吗?”母亲说:“会的,等到燕子回来时,它就会长出新叶。”果然,春天来了,那些海棠树的树梢上都绽出了嫩芽,我的心才踏实下来。

悠悠数十年,往事如烟。然而,家乡的海棠树却一直留存在我的记忆中。

今年端午节前的一天,我回老家时特意去访小时候守望过的海棠树。站在树下,微风拂来,一股淡淡的沁人心脾的幽香扑鼻而至。抬头望,几株粗壮的海棠树挺立着,那墨绿色的密叶丛中挂满了一簇簇由白瓣黄蕊的小花朵组成的花枝,清丽淡雅,楚楚动人。我忽然忆起,海棠花并不喜欢在春天里争妍斗艳,但与“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的梅花却又迥异,它总是谦让,待百花开罢、绿肥红瘦时才欣然盛开,似乎要把春光悄然留住。

新闻推荐

文昌多措并举持续推进文明城市创建创文加力 幸福加码

■见习记者邱江华本报记者李佳飞特约记者黄良策8月18日下午,驱车穿行文昌街头,椰风轻抚的街道干净整洁,即便背街小...

SSI ļʱ
相关阅读 SSI ļʱ
SSI ļʱ
猜你喜欢
评论(家乡的海棠树)
SSI ļʱ
SSI ļʱ
SSI ļʱ
SSI ļʱ
SSI ļʱ
SSI ļʱ
SSI ļʱ
SSI ļ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