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SI ļʱ
SSI ļʱ
今日文昌
大琼网 > 海南 > 文昌 > 今日文昌 > 正文

文昌打响“三无”船舶集中清理整治第一枪 11艘“三无”船舶被拆解

来源:法制时报 2020-08-27 08:21   http://www.zgzxcmw.com/
SSI ļʱ

文昌市委政法委常务副书记李文迁(左三)主持现场拆解会文昌市农业农村局副局长肖学文(左四)宣布拆解开始文昌市相关部门参加“三无”船舶现场拆解会拆解现场现场开始拆解11艘“三无”船舶拆解完成后工人清理现场垃圾□本报记者陈瑜

核心提示

7月31日上午,在文昌市翁田镇一块空地上,人声鼎沸,5台挖机一字排开,11艘船舶并排停在一起,“文昌市"三无"船舶拆解现场会”的宣传标语悬挂着,随着现场指挥领导一声令下,伴随着挖机的轰鸣声,挖机抓斗徐徐压下,玻璃钢船体随之不断发出破碎声,这些船舶被一一拆解。

记者现场了解到,原来这些被拆解的船舶是因为没有任何合法手续,在文昌翁田海岸沿线被查扣的,此次被拆解的11艘“三无”船舶,在被查扣后,经农业农村局在文昌市人民政府网进行公示,逾期无人认领,依法依规进行处置。文昌市“三无”船舶清理整治工作领导小组主要负责人、各成员单位工作人员、村委会和渔民代表共90余人到场参加。

记者在翁田镇“三无”船舶的拆解现场看到,所有“三无”船舶整体框架已被拆解、销毁完毕,为了保证拆解工作的顺利进行,文昌市各相关职能部门共抽调70人组成现场保障组、法治宣传组、安全保卫组、公证保全组、依法拆解组、消防医疗救护组和环境监督组7个工作小组,全力配合,做好现场各项安全保障工作,保证此次活动顺利进行。

这场现场拆解活动,打响了文昌“三无”船舶集中清理整治工作的第一枪,充分体现了文昌市各级政府和领导做好这项工作的信心和决心,极大地震慑了那些心存侥幸的“三无”船主!

逾期未报备登记的船舶,将依法依规拆除

文昌市对“三无”船舶打击的重视可谓是从上到下。为深入贯彻落实《海南省反走私暂行条例》,服务保障海南自贸港建设、推进依法治市、维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根据《中共海南省委办公厅海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全省“三无”船舶清理整治专项工作方案的通知》,文昌市人民政府在今年4月30日发出《文昌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强“三无”船舶管理工作的通告》。文昌市相关部门在市政府发出通告后,在市委市政府的统一部署下,在各乡镇进行舆论宣传,让人民群众充分了解这份通告的精神,充分了解和理解政府进行这项工作的正当性和必要性。

根据文昌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强“三无”船舶管理工作的通告,“三无”船舶是指无船名船号、无船舶证书、无船籍港的船舶。套用合法或伪造渔船船名、渔业船舶检验证书、登记证书和渔业捕捞许可证书等,均按“三无”船舶处理。通告期内,所有“三无”船舶所有人或者经营者必须主动办理“三无”信息备案登记手续,登记编号列管以及治安识别号牌,逾期未报备登记的船舶将视为“三无”船舶,将依法依规进行拆除整治。

文昌市委市政府为什么如此重视“三无”船舶的管理工作,联动多部门进行专项整治呢?这其中背后源于“三无”船舶极大的社会危害性,由于其“三无”特性,无名无牌无证,造成了监管上的难度,海事管理机构无法从发证等源头着手管理,对国家和人民群众经济利益及人身安全造成损害后又无从追究,其危害性表现以下几个方面:

非法捕捞:文昌市是海南省海洋渔业资源非常丰富的县市之一,海岸线长达278.5公里,管辖的海域面积约4600㎡,沿海天然港湾众多,大小港湾36个,港口资源颇丰富。近海海域拥有丰富的海洋水产资源,渔场广阔,面临七洲洋、铜鼓、清澜三个渔场,渔汛期长,水产品各类繁多,沿海水产品有800多种,海洋渔业经济是文昌经济的重要一环,每年的休渔区,持证渔船都会按照政府要求回港休整,而“三无”船舶这些船只没有安装定位系统,没有船号或者涂改船号,他们为了追求非法经济利益,在休渔期偷偷出海捕鱼,流动作案,难以监管。规范有序的捕捞作业是实现海洋渔业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之一,而“三无”船舶因其“与生俱来”的不合法性、不规范性、不可控性,给海洋渔业与资源保护协调发展的目标造成负面影响,而且,“三无”船舶擅自出海生产作业,严重挤压持证渔民的生产空间,损害了合法出海作业渔民的利益。

非法营运:为追逐非法经济利益,“三无”船舶持有人利用管理漏洞及不同部门的管理交叉空白,偷偷载客出海观光或者垂钓,不但严重干扰了正常的水陆运输秩序,也对通航安全及客人人身安全形成极大威胁。

安全隐患大:“三无”船舶来源渠道多样,基本无法通过严格的船舶检验程序,水上适航能力差,船上未安装通信及救生设备,驾驶人员未接受航行安全方面的专业知识培训,一旦发生险情,自救能力弱,救援不及极易发生船毁人亡安全事故。

违法犯罪风险大:“三无”船舶往往容易成为不法分子实施违法犯罪行为的工具。据不完全统计,海南省近年来在岸线查获的违规入岛动物或走私冻品的案件中,充当运输工具的大多为海南省或相邻省份“三无”船舶。由于船体小、机动灵活,没有安装定位系统,容易躲避海事、公安、边防现场监管;而且船只在发生事故后或存在违法行为时,往往驾船逃逸或弃船逃逸,难以追究船主责任。

建立联合执法工作机制,形成打击整治合力

据文昌市“三无”船舶清理整治工作领导小组有关负责人介绍,如今文昌市有“三无”船舶2435艘,不仅影响正常生产经营秩序,同时也制约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一线放开,二线管住”的总体目标,清理整治工作刻不容缓。由于“三无”船舶查处涉及部门多,执法合力存在不足。为此,文昌市“三无”船舶清理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将在市委市政府领导下,打破壁垒,理顺了海岸警察、海警和海洋执法大队之间的关系,建立了海上联合执法工作机制,使文昌市各有关部门之间逐步形成联动共治的格局,形成了有效打击整治“三无”船舶的合力,加大联合执法打击力度,坚决取缔“三无”船舶。

文昌市政府敦促所有“三无”船舶所有人或经营者要按照市政府的相关通告,主动备案登记。逾期未报备登记船舶视为整治行动后新下水“三无”船舶,将依法依规进行拆除整治。对拒绝、阻碍执法人员依法执行公务的,由公安机关依照相关法律法规进行处罚,构成犯罪的,移送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全面打击、重点突破、层层推进,“控增量、消存量”

下一步,文昌市将按照全面打击、重点突破、层层推进的工作思路以及“控增量、消存量”的工作目标,坚决打击违法违规“三无”船舶和违法违规的造船厂,坚决取缔二手船买卖中介,杜绝“三无”船舶买卖,并采取强有力措施,重拳出击,确保文昌市“三无”船舶清理整治工作扎实推进。在加大依法打击的同时,大力宣传、营造气氛,积极组织开展舆论宣传工作,做到专项整治与宣传工作齐头并进。通过多层次、全方位、多形式广泛宣传本次执法行动的目的和意义,营造打击“三无”船舶的氛围,让“三无”船舶在文昌没有生存的土壤。

打击“三无”船舶,必须建立长效管理机制,群众希望政府部门制订相关措施,在打击取缔“三无”船舶的同时,能够对为“三无”船舶提供停泊、作业、经营、加油的码头、设施、场所、船舶的个人及单位追究相应责任。

“三无”船舶的整治是一项长期工作,清理整治结束后,由于利益的驱使,过一段时间“三无”船舶可能死灰复燃,但只要各职能部门常抓不懈,保持高压姿态,探索“三无”船舶长效管理方法,总结吸取有效管理经验,使清理整治制度化、规范化,“三无”船舶一定可以得到遏制。

文昌市“三无”船舶清理整治工作领导小组有关负责人表示,这是一项长期的工作,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借此次销毁行动的东风,他们在全市范围内全面推行打击“三无”船舶行动,而且将持之以恒、坚持不懈、扎实推进,坚决打赢这一场战斗。

新闻推荐

六八股份估值174万元资产40万元售出

本报讯(记者曾丽园)8月14日,六八股份公告披露,该公司将估值174.39万元的机器设备作价40万元出售,原因为虽然该资产评估价较高,...

SSI ļʱ
相关阅读 SSI ļʱ
SSI ļʱ
猜你喜欢
评论(文昌打响“三无”船舶集中清理整治第一枪 11艘“三无”船舶被拆解)
SSI ļʱ
SSI ļʱ
SSI ļʱ
SSI ļʱ
SSI ļʱ
SSI ļʱ
SSI ļʱ
SSI ļ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