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SI ļʱ
SSI ļʱ
今日海南 海口 三亚 三沙 儋州 五指山 文昌 琼海 万宁 东方 洋浦 今日定安 今日屯昌 今日澄迈 今日临高 今日白沙 今日昌江 今日乐东 今日陵水 今日保亭 今日琼中 海南旅游
大琼网 > 海南 > 今日临高 > 正文

日久弥新的记忆

来源:海南农垦报 2019-10-18 08:31   http://www.zgzxcmw.com/
SSI ļʱ

■王健强

特殊的时间节点,总会让人荡起不尽的情感波澜。

在海南农垦报迎来创刊65年的时刻,我又一次从案台上的一摞农垦报中,寻觅纸上春秋……

我曾经多少次翻阅历年的农垦报,那是在寻找海南农垦的足迹。2015年初,我退休后返聘到省农垦总局宣传部从事《海南农垦大事记》的编写工作。从1951年开始追溯农垦的大事,农垦报和档案馆的志书、文件便成了大事记条目的来源。农垦报,字里行间记载了海南农垦的峥嵘岁月,为大事记的收录提供了原始、丰富、可信的条目。

我从农垦报中看农垦,我从农垦的发展历程中看农垦报一路相伴的足迹。在《海南农垦大事记》中每每添加农垦报创立、发展和荣耀的条目,我似乎从中看到了农垦报人的初心、使命和忠诚……

《海南农垦大事记》记下了农垦报的第一笔:1954年3月,《海南垦殖报》步《新海南报》《海南前线报》之后创刊。从《海南垦殖报》到《海南农垦报》,65年弹指一挥间。虽说不是“垦殖”的名字一以贯之,但农垦的衣钵一脉相承,农垦的精神弘扬光大。

《海南农垦大事记》记下了农垦报历经停刊、合并、复刊的曲折,每一次变迁都留下了鲜明的时代烙印,每一次前行都是与时俱进的新生。

《海南农垦大事记》记下了农垦报人创造的业内辉煌:从“全国百家优秀企业报”“全国农民(农垦)报系统先进单位”“全国先进企业报”到数十名报人先后获得“十佳社长”“十佳总编辑”“十佳新闻工作者”“优秀新闻工作者”称号。每一份荣誉的背后,都凝聚着农垦报人传承忠诚、默默奉献和高扬主旋律、传递正能量的至高追求。

记忆,日久弥新。

一张报纸,催征的号角

发黄的旧报,依然散发着当年的稻香。三年经济困难时期,农垦报大力宣传、推广“山上种橡胶,山脚种粮油”的经验,助推了垦区粮油生产的发展,为垦区“足食几年增士气”作出了积极贡献。一张张收割的黑白照片,让人看出了稻穗的金黄;一篇篇田头的现场速写,让人嗅出了丰收的景象。

发皱的旧报,是岁月的积淀。1962年,农垦报总结了东太、南茂农场“五保五定”生产责任制的典型经验,推动垦区各行各业普遍建立起生产责任制,有力地促进了垦区的企业管理。那年岁末,农垦报频传捷报——垦区干胶总产量首次突破4千吨达到4159吨,首次生产橡胶芽条57万米,茶叶育苗成倍增长达679万株,水稻、油料总产和橡胶初加工生产能力再创新高……

发白的旧报,流淌着当年胶园的橡胶乳汁。在垦区大力发展橡胶生产的岁月,农垦报推广了西联农场李东、东太农场黄凤娇等割胶能手“稳、准、轻、快”的割胶生产经验,大张旗鼓地宣传了垦区割胶生产技术大练兵、争当神刀手的运动。这一活动得到国家农垦部的充分肯定,并在广东、云南、广西等地推广。多少年后,我从农垦报上看到李东、黄凤姣获评为海南农垦的百名功勋时,思绪在报纸上的字里行间萦绕。

一张报纸,风尚的引领

焦裕禄,那是一个不朽的名字。在全国开展向焦裕禄学习的热潮中,农垦报的头版头条推出了垦区焦裕禄式的干部李海生。在西达农场,身患癌症的李海生,与生命赛跑,坚持工作到生命的最后一息。农垦报倡议垦区干部职工要把学习焦裕禄和学习李海生事迹结合起来,促进了职工队伍的思想建设,弘扬了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农垦精神。农垦报,彰显了讴歌时代和先进典型的使命,李海生等一批先进人物成了垦区干部职工成长的学习榜样。

在纪念毛主席“向雷锋同志学习”题词27周年前夕,农垦报以整版的篇幅刊发了《心灵的旋律时代的强音》的长篇通讯,让读者透过儋州“2.11”车祸的惨烈现场,体会了农垦那大医院白衣天使们救死扶伤的崇高和伟大。然而,它的背后,却是农垦报采编人员工作三昼夜的笔下情怀。

七仙岭云深雾绕,传说中的七仙更是撩人心扉。而七仙岭下海南橡胶金江分公司的23名女胶工,实现了她们的梦想。2013年12月4日,垦报一版刊发了《想上北京的海南巾帼割胶班》的长篇通讯。胶园追梦,孜孜不倦的奋斗者,以平凡写就了不平凡。农垦报引领“割胶光荣,胶工伟大”的胶园新风尚,彰显胶工的人生价值……农垦报,聚焦了巾帼割胶班圆梦北京,出岛、坐飞机、上北京,这是她们人生的第一次;聚焦了在天安门广场、在长城、在水立方,她们的热泪盈眶;聚焦了她们头上、心中,那盏长明的胶灯。

农垦报,留下了彭隆荣一路走来的脚印——好汉坡撸起袖子加油干的身姿,神州第一泉喷发温泉的欢笑,第九届世界芒果论坛的庆典,“时代领跑者”的辉煌,新中国成立70年国庆观礼台上的身影……

农垦报,记录了母连云大山中的追梦人生——“三道模式”,为海南农垦和中国农垦农场改革提供了机制转换的成功样板和生动范例,圆了脱贫梦;金江改革,情系民生梦;荣光发展,编织发展梦……

农垦报,诠释了一个个劳动者无私奉献的博大胸怀——陈伟森、麦翠花、徐兰香、潘金洁、刘金凤、虞海浓、梁庆莲、邓桂琴。他(她)们,是普普通通的炊事员、采茶工、胶工和教师。但他(她)们,更是垦区劳动者的杰出代表,或是全国劳动模范、或是省级共产党员标兵、或是全国的割胶状元。一群最普通的人,不忘初心,使命在肩。农垦报,让读者了解到了他们的伟大,让众人感受到了他们人生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

农垦报上浓墨重彩的人物,也定格在《海南农垦大事记》这一史册上。

一纸副刊,文学的摇篮

农垦报副刊,是垦区文学爱好者和作家成长的摇篮。《南国珍珠》副刊,是海南文学的品牌之一,也荟萃了海垦文学爱好者的风采。

在海南的作家群里,有垦区一批作家的活跃身影。他们,一个个都是在农垦报副刊这块园地中成长。我,也许算是其中一个。

让我常常按捺不住兴奋和激动的是,在历年的农垦报中时常看到自己的名字。几十年来在农垦报发表的拙作,尽管都剪贴保存,但在各年度的合订本中再次看到时,总是有一种久别重逢的亲切感……

《弄潮临高角》,这是我写的第一篇散文。拙作发表时配发的插图,让我浮想联翩……

《三叶树》,这是我1986年5月20日在农垦报发的一首新诗。在数年后的农垦报中,当看到陈静远先生对垦区诗歌创作回顾的文章,对拙作进行点评并给予较高的评价,这让我有了更多的回忆……

农垦报副刊,让我有过一次意外的惊喜。2011年11月16日,副刊版左上方刊出我的散文《保国毛公山》,右上方刊的一篇随笔署名“王一闳”。一问远在长春读书的儿子,才知道我们父子在同一天、同一张报纸、同一个版面左右相挨巧遇在读者面前。编辑知道实情后,也一时传为美谈。

农垦报副刊,给了我文学创作上的许多第一次:我的诗话、杂文、散文、格律诗,都是第一次在农垦报上发表。我先后出版的《天涯椰韵》《碧海连天》等散文集中的散文,都是在农垦报首发。2002年6月,我的第一本散文集《天涯椰韵》出版后,农垦报发表了王贵荣先生长达近万字的《清新拂面的椰风海韵》一文进行赏评,这对我的创作是极大的鼓舞和鞭策。

40多年来,我在文学创作的道路上与农垦报同行,感恩编辑和报人无私的帮助。一路走来,虽是艰辛,却是收获满满。2015年9月,农垦报分三期连载拙作《琼安胶园,作证!》(后分别在《海南日报》《中国农垦》发表)。此文在国家农业部举办的“我的农垦我的梦”全国征文评比中名列榜首。这是我文学创作最大的一次收获。

我从65年的农垦报中,看到海南农垦一路走来的精彩历程,看到农垦报一路走来的艰辛、喜悦和铸就的一座永恒的精神丰碑,看到了我在文学创作道路上一行深深浅浅的脚印……

新闻推荐

临高全面开展校外培训机构治理工作

本报临城10月12日电(记者张惠宁通讯员吉洋洋)为切实减轻中小学生过重课外负担,临高县相关部门10月12日召开会议部署全面开展...

SSI ļʱ
相关阅读 SSI ļʱ
SSI ļʱ
猜你喜欢
评论(日久弥新的记忆)
SSI ļʱ
SSI ļʱ
SSI ļʱ
SSI ļʱ
SSI ļʱ
SSI ļʱ
SSI ļʱ
SSI ļ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