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SI ļʱ
SSI ļʱ
今日五指山
大琼网 > 海南 > 五指山 > 今日五指山 > 正文

难以割舍这份爱

来源:海南农垦报 2019-07-05 08:50   http://www.zgzxcmw.com/
SSI ļʱ

■贺清梅

身为农垦人,读《海南农垦报》是一种情愫使然。

在新媒体高度发达的今天,有很多年轻人喜欢快手、抖音那样的文化“快餐”。可我作为一个老农垦人,更喜欢阅读《海南农垦报》,因为她是我的良师益友。

在我的记忆里,第一次看到《通什农垦报》,是在农场宣传科。一天早晨,我来到办公室,看到一大捆报纸摆在桌上,便从中挑了几份浏览起来。当我随手拿起一张小四开的报纸,只见报名是——《通什农垦报》,心里不由得一喜。想不到垦区也有自己的报纸!看到“自家人”创办的报纸,看着文章里熟悉的人和事,一种亲切感油然而生。

从此以后,新出的每一期《通什农垦报》我都认真阅读,看到喜欢的文章就多读几遍,琢磨散文和小说的不同写法和风格。有一天,当我在副刊版面上看到一位熟悉的作者写有关校园生活的散文时,脑子里突然冒出一个想法:我是否可以像他一样把生活中的事情写成散文?

心动不如行动,正当开始琢磨要动笔写点儿什么的时候,邻居们告诉我一件趣事:几个调皮的男孩看见屋檐下有一个燕子筑的鸟巢,巢里有几个鸟蛋。孩子们趁大人午休时间,用竹竿把鸟巢捅了下来,出门觅食的燕子妈妈回来,发现自己的家被毁了,一气之下,伤心地飞走了,从此再也没来这里安家。家长们得知孩子们的所为,教育了几个男孩,他们心怀愧疚地低下头……一件小事,为散文《负疚》提供了素材,我认真修改了几遍就装在信封里,骑着单车跑到离场部几公里的南圣镇邮局投寄,信件投入邮筒的那一刻,一个新的期待开始在脑海蔓延。

信件寄出后,我每天早晨都会提早来到收发室,等待回音。一个星期后,我收到了一封印有《通什农垦报》字样的信件,手捧这封信时,我激动的心情难以言表。当我小心翼翼地用剪刀把信封剪开,里面有一张《通什农垦报》用稿通知单。至今我还记得其内容:你的稿件已登在本报某月某日副刊版,现附送当天报纸一份,请收阅。

手握着那一张用稿通知单,看着上面简短温馨的几行字,我心里兴奋了很久。后来,父母看到我刊登在报纸的那篇散文《负疚》,对我竖起了大拇指,还鼓励我今后要多多写稿。

从此,我便与这份报纸结下了不解之缘,它也给我平淡的生活增加了许多乐趣。当年,《通什农垦报》的编辑部在我生活的五指山(原名通什)。一次,报社时任编辑陈彰到农场采访,当有人把陈彰介绍给我时,我受宠若惊。陈彰提起了一周前我写的一篇稿件是他采用的,并对文章进行了点评,让我茅塞顿开。

有了几次手写文章变成铅字的经历后,我的写稿热情也被激发出来,《通什农垦报》成了我的精神家园。后来,随着时光流逝、社会变革,《通什农垦报》变成了《海南农垦报》,它的覆盖面更广了、影响力也更大了。

海南农垦报社的编辑不仅是编辑,还是作者的良师益友。每逢报社举办通讯员座谈会或是记者下农场采访,大家都会一见如故,久久不见久久见的亲热感顿生。

有一年,我写了《家有好书不外借》《绿叶对根的情谊》等几篇散文,在给《海南农垦报》副刊投稿后,时任报社副刊部主任的潘毅敏打电话给我,不厌其烦地逐字逐段点评分析文章,告诉我哪些地方写得出彩、哪些地方需要改进。有一次他感冒了,仍然用沙哑的声音打电话和我保持沟通和联系,激励我在文学道路上不断创作,深深地打动了我。

在我文学创作的道路上,除了潘主任这位老师,时任《海南农垦报》副刊部编辑的李蕙君也给我很多指点。

我还记得海南农垦文学会第一次到畅好农场采风,李蕙君也随他们一同到来。借此机会,我跟着她边走边学,采访了很多生产队和胶工家庭。李蕙君告诉我,写散文要婉转和细腻,散文的主题思想要提炼和升华,这样写出来的文章才有深度,才会让读者喜欢看……在李蕙君的耐心指点下,我写了一篇散文《温暖的娘家》,在《海南农垦报》发表后,得到了海南农垦文学会员的一致好评。

如今,《海南农垦报》已经成为了海南农垦权威媒体发声平台,在垦区有着很高的知名度,拥有一大批热心读者。或许,他们中的很多人都像我一样,与这份报纸相守相依、共同成长。正是那些与报纸看似简单的点点滴滴的情缘,也让无论身在何处的我,永远对《海南农垦报》怀有一份难以割舍的爱。

新闻推荐

两“候鸟”老人不按规定路线登山迷了路 五指山市警方联合消防部门成功搜救,所幸两人平安无事

□通讯员潘君萍记者韩建东本报讯6月26日10时30分许,五指山市公安局河北派出所接到报警称,两名居住在翡翠谷的“候鸟”...

SSI ļʱ
相关阅读 SSI ļʱ
SSI ļʱ
猜你喜欢
评论(难以割舍这份爱)
SSI ļʱ
SSI ļʱ
SSI ļʱ
SSI ļʱ
SSI ļʱ
SSI ļʱ
SSI ļʱ
SSI ļ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