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SI ļʱ
SSI ļʱ
今日海南 海口 三亚 三沙 儋州 五指山 文昌 琼海 万宁 东方 洋浦 今日定安 今日屯昌 今日澄迈 今日临高 今日白沙 今日昌江 今日乐东 今日陵水 今日保亭 今日琼中 海南旅游
大琼网 > 海南 > 今日屯昌 > 正文

做好“种文化”的隐功

来源:海南日报 2019-12-11 08:30   http://www.zgzxcmw.com/
SSI ļʱ

□王益友

文化,虽然看不见、摸不着,但力量却是无穷大的,扶贫工作的开展就要在“种文化”上多下功夫。

文化扶贫不仅要“送文化”,也要“种文化”,做到春风化雨、润物无声,在潜移默化中去改善乡村发展的“里子”。

驻村是比较辛苦的,但又是十分必要的,有些情况如果不驻村是难以认识到的,即便认识到了也很难有深刻的体会,更不要说对症施策了。在入村、驻村的日子里,我深深感受到,对脱贫而言,物质扶贫固然很重要,但更为重要的,影响更为深远的,则是如何做好文化扶贫、做好精神帮扶,让贫困群众真正想做事、做成事。

在一线,经常碰到这种现象,一些村民在得到政府帮扶后,虽然物质上脱了贫,但精神上却没有脱贫,没有真正扭转“等靠要”或安于现状的思想,甚至,某种程度上,对政府扶贫产生了依赖思想,缺乏自主谋划、主动做事的干劲。显然,他们脱贫致富的内生动力还没有充分激发出来。这样的局面离省委、省政府要求的“扶志”和“扶智”预期目标尚有差距,直接影响到脱贫攻坚的成色。

面对这种情况,扶贫工作的开展就不能一味突出物质帮扶,而要变换思路,从文化层面寻求突破。从实际情况来看,贫困群众文化素质普遍不高,直接影响着他们对劳动技能、本领的习得,遇事多照老经验办,缺乏明确的思路。因此,要保证贫困人口真正脱贫,大力提倡文化扶贫是根本手段。只有从文化层面寻求突破,让贫困群众接受文化熏陶,汲取更多知识,改掉陋习恶俗,打造出乡村和谐、努力干事、共同致富的氛围,才能激发其内生动力,提振艰苦奋斗的精气神,从根本上实现稳定脱贫,乡村的发展才更有希望。

举例来说,在驻村工作中,笔者偶然间发现两伙十岁左右的孩子因一点小摩擦约架,当时心里一惊,又深有感触。虽然在农村,孩子们因摩擦约架、打架不是稀有事,但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应该是渴盼知识,树立正确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关键时候,却因为多是留守儿童,家里老人管不住,“放学就等于放羊”,疏于引导、管教,人生航向出现偏差。长此以往,无论是对孩子,还是对家庭,都会造成不利影响。

于是,笔者利用晚上的时间,在村里开设了“第一书记小课堂”,辅导孩子们学习,教他们做作业,学音乐、舞蹈、美术、武术、演讲,做游戏,等等,把孩子们“管”起来。今年2月,海南出版社的满丽华同志接棒郭石村驻村第一书记后,坚持将“第一书记小课堂”继续办下去。这些事情看似很不起眼,但带来的影响却是显而易见的。经过前后约3年时间的熏陶,孩子们的精神面貌发生了喜人的变化,学习有了长进不说,文明素养、待人接物方面也有了很大提升,处处显露出让人惊喜的小细节。

更为难得的是,孩子们言行举止上的变化,对家人也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在孩子们的带动下,村民们渐渐养成了爱卫生、讲文明的好习惯,对扶贫工作的认同度也有了很大提升,能够积极主动配合开展其他工作。一些扶贫工作,如产业扶持、环境改造、文娱活动等也得以顺利开展。可见,文化,虽然看不见、摸不着,但力量却是无穷大的,扶贫工作的开展就要在“种文化”上多下功夫。

不过,相比而言,物质扶贫好操作、见效快,而文化扶贫则耗精力、见效慢,一些基层干部愿做“显功”,不愿静下心来做“种文化”的“隐功”。但扪心自问,扶贫不正是为了贫困群众的长远生计谋划吗?扶贫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文化扶贫更要久久为功。笔者深知,作为外来干部,驻村第一书记有资源、有门路,工作中就不能图方便、走捷径,而要两脚沾泥,扑下身子,充分发挥优势,不仅“送文化”,也要“种文化”,广播文化的种子,做到春风化雨、润物无声,在潜移默化中去改善乡村发展的“里子”。

文化扶贫路漫漫,我愿抱守初心、矢志前行!

(作者曾任屯昌县南吕镇郭石村驻村第一书记单位:海南出版社)

新闻推荐

父亲这些年的那些事

□符浩勇父亲最后20年是在城里度过的。2019年农历8月,他回生他养他的乡下去,只住了一个月零三天就走了。他享年77岁。父亲...

SSI ļʱ
相关阅读 SSI ļʱ
SSI ļʱ
猜你喜欢
评论(做好“种文化”的隐功)
SSI ļʱ
SSI ļʱ
SSI ļʱ
SSI ļʱ
SSI ļʱ
SSI ļʱ
SSI ļʱ
SSI ļ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