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SI ļʱ
SSI ļʱ
海南新闻 海口 三亚 三沙 儋州 五指山 文昌 琼海 万宁 东方 洋浦 定安新闻 屯昌新闻 澄迈新闻 临高新闻 白沙新闻 昌江新闻 乐东新闻 陵水新闻 保亭新闻 琼中新闻 海南旅游
大琼网 > 海南 > 琼中新闻 > 正文

原新伟农场留守知青陈燕钊:“我在这里,等你们回来!”

来源:海南农垦报 2018-08-10 14:06   http://www.zgzxcmw.com/
SSI ļʱ

■本报记者钟颢通讯员陈盛喜

这是一家充满年代感的饭店,墙体斑驳,苔藓丛丛,即便是中午吃饭时间,店里仍难见得到一名顾客。照理说,这家饭店应该赚不了什么钱,可奇怪的是,它一开就是很多年。

这家“老知青饭店”,位于海榆中线靠近加钗农场新伟分场(原新伟农场)的路边,是新伟农场老知青、省农垦总局原驻琼中办事处退休干部陈燕钊开办的。它虽然看起来不起眼,可在新伟农场知青的心中,却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那是他们回场时的联络点和“根据地”。

他们在这里相聚,在这里作别,把欢笑和泪水都留在这里。

选择留守,只因那片茶园和橡胶林

原新伟农场是垦区留守知青最多的单位之一,至今还有六七十人,今年68岁的陈燕钊便是其中一个。

1970年7月,海南垦区地势最高的农场——原新伟农场正式创建,广州军区生产建设兵团六师十九团在这里开荒种胶,建设茶园。当时,刚刚高中毕业的陈燕钊紧跟着兵团的步伐,从潮州来到新伟农场。

“那时的新伟农场可真是一无所有,连路都没有,就像一张白纸,等待着我们去开发建设。”陈燕钊回忆说。“白天治坡,晚上治窝”——白天开垦连队周围的荒地,吃完晚饭后集中盖茅草房,这就是他们当时工作生活的真实写照。

垦荒者们披荆斩棘,开山劈岭,顶酷暑,冒风雨,流血汗,终于在这块过去曾认为“山高风大石头多,养牛牛跳舞,养猪猪唱歌”的土地上,种上了橡胶、茶叶。

“行行橡胶,留下知青足迹;翠绿茶园,溢出知青汗水。”这是当年新伟农场知青之间一直流传着的两句诗。

从1978年开始,新伟农场的知青们相继回城。有离开的人,就有留下的人。经过一番激烈的思想斗争,陈燕钊选择了留下:“我从潮州过来是准备大干一场的,把青春献给了这里,当看到自己开荒种植的橡胶已经成林、茶树已经成片,我实在不甘心离开。”

选择留守的陈燕钊,依依作别了昔日的战友。“那时候,我送他们上车,追着汽车跑了好远。”他说。

从那时起,在他心中,便有一种情怀再也割舍不去。

开家饭店,只为看到他们欢聚的笑脸

在原新伟农场,陈燕钊先后当过工人、文书、会计、指导员、宣传科干事、工会主席、副场长、党委书记等职务,2008年转到省农垦总局琼中办事处工作,直至2010年底退休。

当年知青回城时,他没有离开;退休后,原本可以选择在城市生活的他,还是没有离开。“在这里,我和职工们有着聊不完的共同话题。大家相聚在一起,比在哪都强。”陈燕钊说。

在儿子的大力支持下,陈燕钊开起了这家知青饭店。一开始,许多老知青回场,都会过来拜访一下这位老书记,有时还提出想看看过去的照片。为了满足他们的心愿,陈燕钊便努力多方面搜集知青们在开荒时期工作生活场景的照片,最后在饭店墙上办起了“海南农垦(兵团)知青图片精品展”。

记者看到,墙上几十张大大小小的照片已经泛黄,有开荒大会战时知青劳动的,有大家在茅草屋前唱歌的,有大家围坐在一起吃大锅饭的……诉说着知青的故事,弥散着历史的气息。

每年,原新伟农场的留守知青或离场知青都会在陈燕钊的饭店相聚,至今接待人次已达上千人。其中人数最多的一次,是在2016年10月15日,300多名老知青,从广州、汕头、潮州、深圳、湛江等地聚集到“老知青”饭店……那是陈燕钊最开心的时刻。

在饭店后面,陈燕钊还亲手打造了一个小园子,园里有小桥、有假山、有亭子,果树成林,芳草芊芊,成为知青到访时谈天说地、再续情谊的好去处。

“知青饭店要继续办下去,让我们找到家。”离别时,许多知青总是这样对陈燕钊说。而他总会紧紧握住他们的手,大声回答:“希望大家可以常回家看看。我在这里,等你们回来!”

当知青们都走了后,陈燕钊的心情久久不能平复。于是,他总会走入园子,将自己的背影融在一片苍翠之中。

(本报海口8月7日讯)

新闻推荐

琼中法院设立旅游巡回法庭联络站、成立专门的旅游巡回法庭合议庭让群众少跑腿方便游客维权

本报讯(记者李传敏通讯员林桓伊)近日,琼中法院分别前往琼中县红毛镇什寒村、和平镇合口漂流举行旅游巡回法庭联络站挂牌仪式...

SSI ļʱ
相关新闻 SSI ļʱ
SSI ļʱ
猜你喜欢
评论(原新伟农场留守知青陈燕钊:“我在这里,等你们回来!”)
SSI ļʱ
SSI ļʱ
SSI ļʱ
SSI ļʱ
SSI ļʱ
SSI ļʱ
SSI ļʱ
SSI ļ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