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SI ļʱ
SSI ļʱ
多彩国内 百态社会 国际看点 财经热点 动感体育
大琼网 > 热点 > 多彩国内 > 正文

悠悠茱萸 九九重阳

来源:海南日报 2020-10-25 07:40   http://www.zgzxcmw.com/
SSI ļʱ

莫高窟第103窟《山中行旅》,盛唐。《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诗意图》。明代国画中重阳节当天,皇宫上下一起吃花糕以庆。

■吴辰

“九”这个数字在中国文化中有着特殊的含义,人们认为数有阴阳之分,而“九”则为阳数中最大的,象征着昌盛光明的顶点,而“九”又谐音“久”,意味着长长久久。中国人喜欢十全十美,但更讲究盈满则亏,“十”这个数字总让人觉得太过于圆满,总怕它再进一步则向相反的方向转化,还是“九”让人看了心里平安。

中国人看待时令也是如此,仲秋时分,天高云淡,农事也接近尾声,天时、地利、人和,正是一年中最好的时节,但是,毕竟已经是农历九月了,虽然经历了大半年的忙碌,眼前的成果总能让人缓上一口气,但是毕竟这一年还没有过完,春种、夏耕、秋收之后还有一个冬藏。所以,人们特别看重九月九日这个日子,单从日期上来看,这简直是上天专门安排的好日子,是一年中的全盛之日,人们又有什么理由不去为这一天来庆祝呢?

于是,人们每年在九月九日这天登高相聚,为老人祈福、为远人守望,赏菊花、佩茱萸,来为这一年中最好的日子庆祝,准备迎接即将来临的岁末。

重九渊源长

南朝人吴均写有一本《续齐谐记》,里面记有这样一则故事,东汉时期,汝南有个叫桓景的人跟随著名方士费长房游学,有一天,费长房告诉桓景,说九月九日,你家里必有灾祸,如果想要破解,则需要让家人在手臂上戴着红色的茱萸香包,登上高山喝菊花酒。桓景照着做了,带领着全家人一起登高饮酒,等回到家里,发现家中的禽畜已经全部暴毙。吴均说,“今世人九日登高饮酒,妇人带茱萸囊,盖始于此。”

这听起来真令人惊讶,如今为家人祈福的重阳节竟然起初是为了避灾,其实仔细想一想,祈福和避灾本是一回事,灾避掉了,福也自然来了,人们过年时守岁的风俗也是如此。吴均所记的这则故事其实反映了人们对盛极而衰的担忧,“九月九日”过后,一年的阳气也随之由盛转衰,人们登上高山,为的是登高远眺,目送逝去的时光,调整好心情,面对接下来的岁月。

传说终归是传说,不过重阳节的起源也应该是在两汉时期了,虽然早就有屈原写过“集重阳入帝宫兮,造旬始而观清都”,但是楚历与当今农历大不相同,“重阳”也许只是一个巧合罢了。最早记载重阳节风俗的典籍当属崔寔的《四月民令》,“九月九日,可采菊华,收枳实”,这其实已经和我们当下“大雁飞过菊花插满头”的风俗很像了。到了魏晋时期,关于九月九日庆祝的记录渐渐地多了起来。魏文帝曹丕在写给重臣钟繇的信中就曾提到“岁往月来,忽复九月九日。九为阳数而日月并应,俗嘉其名,以为宜于长久,故以享宴高会”,可见,在曹丕所生活的时代,九月九日已经早被人们所重视,而信中所提到的诸如登高、聚餐等风俗与当今别无二致,很有意思的是,曹丕随信还寄给钟繇一束菊花,足见得此时九月九日赏菊之风与一代雄主的风雅。

在两晋时人假托西汉经学家刘歆所著的《西京杂记》中,曾经记载了这样一幅九月九日宫中的画面:“九月九日佩茱萸,食蓬饵,饮菊华酒,令人长寿。菊华舒时,并採茎叶,杂黍米酿之,至来年九月九日,始熟,就饮焉,故谓之菊华酒。”而同时期在南山之下躬耕的陶渊明也在其《九日闲居》诗中写到“酒能祛百虑,菊解制颓龄”,可见,早在魏晋之时,九月九日登高聚宴的习俗就已经在社会各界流传开来。陶渊明曾说:“余闲居,爱重九之名。秋菊盈园,而持醪靡由,空服九华,寄怀于言”,“重九”即“重阳”,粗略算来,我们的重阳佳节至今也有一两千年的历史了。

腹中重阳糕

中国人过节总要吃些什么,一则是增添节日气氛,二则是不负时令的恩典。端午的粽子、中秋的月饼,那重阳节吃点什么呢?

菊花是足能够代表秋天的花卉,自古以来,菊花就有着极佳的寓意,曹丕在赠送钟繇菊花的时候还专门将菊花的寓意写明:“至于芳菊,纷然独荣,非夫含乾坤之纯和,体芬芳之淑气,孰能如此。”在这万物将凋之际,惟菊花傲霜而放,这不能不让人钦佩。自古到今,人们在重阳节这天一直有饮菊花酒的习惯,为了喝上一杯菊花酒,人们在头一年的秋天就要准备好新鲜的花朵,并将菊花和黍子用一整年的时间发酵酿造。当第二年的重阳节,人们登上山顶,将这用一整年时间酿造的美酒喝进口中,他们所品味的绝不仅仅是酒的醇香,更有经由这一年时间所积淀下来的种种感慨。而经过这一年的时间,菊花的香味早已渗入了酒中,也将菊花所代表的坚毅、顽强带给了每一个饮酒的人。

除了菊花,还有重阳糕。中国人凡事讲究吉利,正如重阳节以“九”喻“久”,重阳糕也是以“糕”喻“高”。重阳节要登高望远,在高山上品菊花酒,吃重阳糕,则意味着步步高升,而如果这一天无法登山的人,吃了重阳糕,也就如同登高了一样。关于重阳糕还有一个小故事,唐代诗人刘禹锡有一次重阳节作诗,诗中想要用到重阳糕的“糕”字,但是因为糕乃是日常饮食,终不入四书五经,犹豫再三只好作罢,后来有人笑话刘禹锡说“刘郎不敢题糕字,虚负诗中一世豪。”刘禹锡要是知道自己因为一块重阳糕而被人笑话,恐怕也会哑然失笑的吧。

所谓“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这茱萸我们如今听上去多多少少有些陌生,但是,在古代,茱萸可是重要的调味料。辣椒是海外物产,中国自古没有,而想吃辣,茱萸便是很好的香辛料,长久以来,茱萸一直是中国菜肴里主要的辣味来源。秋天,茱萸成熟,红色的果子挂满枝头,带着其特有的辛香,古代人相信这种味道能辟邪祛灾。其实,随着天气转凉,平时在饮食中多使用些香辛料也有助于人们活血通络,茱萸恰好有这样的功效,重阳节佩茱萸正显示出了我国古人从生活中来的智慧。

白头翁入少年场

2012年,全国人大修订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其中,将每年的农历九月九日重阳节定为老年节。重阳节的文化底色中,本身就有尊老敬老的意味,老年节将这一主题明确提出,是对重阳节精神的发扬,也在传承着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九月九日,乃是长长久久的意思,人们都希望身边的老人能够平安长寿,便在重阳节这天为老人祈福,希望自己美好的祝愿能够为老年人带来更长的寿数,而重阳节登高、饮菊花酒的习俗也使老年人在这一天身心愉悦。在这一老年人的专属节日里,人们在各种场合欢聚,“老吾老以及人之老”,为天下的老年人祝福。

白居易曾经在重阳节写诗,“还似今朝歌酒席,白头翁入少年场”,也许重阳节本就是造物主为老年人备下的,老年人正是盛放于人生秋季的菊花,虽是暮年,但依旧绚烂。

本版图片均为资料图片

新闻推荐

两部门:将集中整治校外培训机构 侵害消费者权益违法行为

据新华社北京10月22日电记者22日从教育部了解到,为规范校外培训机构合同行为,化解校外培训合同纠纷,切实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

SSI ļʱ
相关阅读 SSI ļʱ
SSI ļʱ
猜你喜欢
评论(悠悠茱萸 九九重阳)
SSI ļʱ
SSI ļʱ
SSI ļʱ
SSI ļʱ
SSI ļʱ
SSI ļʱ
SSI ļʱ
SSI ļ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