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SI ļʱ
SSI ļʱ
今日海口 今日秀英 今日龙华 今日琼山 今日美兰
大琼网 > 海南 > 海口 > 今日海口 > 正文

如果地震了 该往哪里躲 海口城区有174个应急避难场所,你知道在哪吗? 不少市民称看到过指示牌,却不知具体“指”何方

来源:海南特区报 2019-10-14 09:20   http://www.zgzxcmw.com/
SSI ļʱ

万绿园地震应急避难场所标识牌应急避难场所指示牌居民区应急避难场所标识牌本报讯“昨天晚上10点57分左右,我躺在床上准备睡觉,突然感觉床晃了几下。我赶紧问室友是不是地震了,她说不知道。”家住海口解放西路附近的市民杨女士昨日回忆道,“紧接着,我手机接到地震消息的推送,称广西玉林市北流市发生5.2级地震,我这才确信刚刚就是地震了。”

那么,如果发生地震,城区内市民应该往哪里疏散?海口市应急管理局的工作人员表示,如果发生地震,市民可就近选择空旷地疏散避难。据介绍,海口市四个区、各镇街利用学校、社区、公园等空旷地区建立地震应急避难场所,截至2019年8月29日,共计约174个。下一步,海口市将继续充分利用广场、绿地等空旷地带,因地制宜地推进疏散场地建设,一旦发生地震,可给市民提供临时安全的场所。

记者了解到,海南省历年来在加强应急体系建设中,都有关于设立应急避难场所的项目。例如,海口市万绿园、博桂社区、凤翔社区等应急避难场所。本报记者走访后发现,虽然应急避难场所就在身边,但很多市民却对这些“特殊”的场所不甚了解。见习记者符小霞实习记者吴佳穗记者罗晓宁文/图

【记者探访】

居民区应急避难场所

一般设在居民熟知的地方或学校内

“居民区的应急避难场所一般选在学校,因为在居民区专门开辟出一片空地设避难场所有点不现实,所以只能因地制宜地利用学校操场作为应急避难场所。”海口市琼山区滨江街道办事处工作人员陈道锦介绍,该辖区一共设有3个应急避难场所,第一个位于博雅上路1号附近一块1500平米的空地,毗邻博雅上村、桂雅园、下坎东路;第二个位于博雅上路58-1号的海南服装工艺美术学校内;第三个位于博雅上路156号的海口市知行实验学校。

“这三个应急避难场所均选取道路交通便捷、场地宽广的地区。第一个应急避难场所可容纳1000多人,一旦发生灾情,可利用社区内救灾物资进行救援;第二个避难场所也是居民熟知的地方,学校操场可容纳600多人;第三个避难场所操场300多平方米,可容纳600多人。”陈道锦介绍,博桂社区一楼仓库内储备着大量救灾物资,以备应急之需。

记者走访时还注意到,博桂社区还在宣传栏上详细介绍了关于应急避难场所的具体位置、应急措施、自救方式等。

公园应急避难场所

目前海口只有一个国家II类地震应急避难场所

目前,海口市只有一个按照国家II类标准建设的地震应急避难场所,那就是万绿园地震应急避难场所。该避难场所配备应急供水设施、应急供电设施、应急排污设施、应急厕所、应急通道、应急标志、应急指挥广播等设施,可容纳4.6万人,可安置受助人员10天至30天。

记者来到海口市滨海大道,在距离万绿园500米处就看到了应急避难场所的标志牌。记者跟随万绿园综合科科长林志明来到物业管理楼的安保指挥处看到,该处设有广播、图像监控、有线通信等应急管理设备,监控设备覆盖园内应急避难处,可清晰看见园内应急避难场所的具体情况。

记者在万绿园走访时,随处可见应急避难场所的指示牌。“在万绿园里,以应急灯为基点,它的周围都属于避难点。一旦灾难来临,灯底下的草坪可掀开,在预先设置的孔桩上插上支杆撑起帐篷,就成了地震应急避难场所。”工作人员李先生介绍。

“是不是海口所有公园都可以作为地震应急避难场所?”部分市民提出疑问。

为此,记者走访了凤翔湿地公园,并未发现设有“应急避难场所”的标志牌。“该公园仍在建设中,目前无法作为应急避难场所使用,至于未来的规划,需要看相关部门的指示。”该公园工作人员告诉记者。

海口市人民公园负责人韩主任介绍,“因为海口公园树木较多,目前无法当做应急避难场所使用。”

【居民】

部分应急避难场所指示牌无箭头无说明,不知“指”何方

在走访过程中记者发现,对于居民区的避难场所,不少市民称并不清楚。“我知道地震了要往空旷的地方跑,也好像见过写着应急避难场所的牌子,可具体指的是哪个地方,我不是很清楚,牌子上也没有写明具体的地点啊。”家住博雅路的市民符女士说。

还有部分市民称,完全不知道自家附近有哪些应急避难场所。府城社区居民杨女士说:“我家附近一个路口就有一个标识牌,但上面并没有写明距离。我也在附近看到了一块空地,但平时那里都停满了车。”

凤翔社区居民符先生告诉记者,他之前听过一个防震减灾的公益讲座,所以知道社区的篮球场属于应急避难场所,“至于社区的其他应急避难场所,我就不是很清楚了。应该就是一般的学校的操场、还有广场公园和一些比较空旷的地方吧。”

【海口市应急管理局】

将继续利用空地推进应急避难场所建设

“海口市四个区、各镇街,利用学校、社区、公园、广场等空旷地区建立地震应急疏散场所共计约174个。其中,秀英区57个,美兰区80个,龙华区32个,琼山区5个,具体避难场所面积总数及可供避难人数正在统计中。下一步,海口市将继续充分利用广场、绿地、公园、学校等空旷地带,因地制宜地推进疏散场地建设,以便发生地震时给市民提供临时安全居住地。”海口市应急管理局的工作人员介绍,海口市共有3所国家级防震减灾科普示范学校,分别是琼山五小、琼山三小、美安小学;4个国家地震安全综合示范社区凤翔社区、万绿园社区、博桂社区、镇海社区;8个省级地震安全综合示范社区和11所省级防震减灾科普示范学校。

新闻推荐

飙车影响交通安全又扰民 海口交警2天查处12辆“鬼火”摩托车

本报讯(记者张英和婷婷)针对“鬼火”摩托车飙车影响道路交通安全和居民的正常作息问题,海口市公安局交警支队持续开展“鬼火...

SSI ļʱ
相关阅读 SSI ļʱ
SSI ļʱ
猜你喜欢
评论( 如果地震了 该往哪里躲 海口城区有174个应急避难场所,你知道在哪吗? 不少市民称看到过指示牌,却不知具体“指”何方)
SSI ļʱ
SSI ļʱ
SSI ļʱ
SSI ļʱ
SSI ļʱ
SSI ļʱ
SSI ļʱ
SSI ļ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