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口市第一中学初一(2)班学生共读家书。王槐珂 摄■王槐珂
木心在《从前慢》中说:“从前的日色变得慢,车马邮件都慢,一生只够爱一个人……”
我们都经历过以信传情的年代。那时,没有手机,没有电脑,没有网络,没有微信,书信是亲朋好友们联络的主要方式。等待远方的一封信,过程如同等待一片叶子从抽芽到渐绿那样充满诗情画意。后来,网络发达,QQ、微信盛行。在快节奏生活和快餐文化的挤兑下,书信渐渐淡出我们的视线。
慢,让情感多了细腻与缠绵;慢,让思考多了冷静与沉淀;慢,让心境多了平和与豁达。在追求高速快捷的当今社会,呼唤家书回归,倡导慢生活,是我在班里开展“共读家书”这一亲子活动的初衷。
“共读家书”润物细无声
今年9月,在新生入学的第一次家长会上,我给家长推荐的阅读书目是傅雷的《傅雷家书》和龙应台的《亲爱的安德烈》,希望能引领家长们从名人家书中学习为人父母的智慧。同时,也让家长领会到爱的教育除了苦口婆心,还有书信的“润物细无声”。
第二次家长会召开前,我让每位学生家长给孩子写好一封家书,再由我统一安排时间转交给他们。这些家书送到我手中时,沉甸甸的。古诗说“家书抵万金”,全班52封家书该抵上多少两黄金啊!如此无价的情意,我迫不及待地想传递到孩子们手中。于是我将第二天的语文课改为了“共读家书”课。
那个雾蒙蒙的早上,孩子们从我手中接过家书,回到座位上拆开信封。教室里一片寂静,温暖的亲情在流淌,每个孩子都凝神读着家书。我看到,有的孩子神情凝重,有的孩子若有所思,有的孩子露出微笑,也有的孩子偷偷留下泪来……
52封家书传递爱的温暖
课堂上,我鼓励学生们主动上讲台分享他们的感受。孩子们充满感情地朗读了一封又一封的家书。“也许你会感到孤单与无助,有时候你会觉得无力坚持,但不要轻言放弃。回头看看,爸爸妈妈永远是你最温暖的港湾”……这些家书中,有父母对自己成长的回顾,有轻声叮咛,有安慰鼓励,有殷切期待。
“长这么大,这是爸爸第一次给我写家书。字里行间饱含着爸爸对我严厉又温暖的爱,那些刻骨铭心的话语,让人不禁留下泪来。”学生毛天佑说。
学生黄博鸿说,“我怀着忐忑的心情拆开家书,信的内容言简意赅,没有了日常那些唠叨,让我感到很惊喜。平时父母一边说,我一边忘,有时还顶嘴,感觉真对不起父母。以后我要不断完善自己,争取做更优秀的自己。”
谈及此次活动,学生家长毛先生感慨道,“我们与孩子朝夕相处,对他的学习、生活非常关注,却常常忽视了与孩子进行深入的情感交流。"共读家书"活动,为家长与孩子搭建起平等对话、相互交流、相互理解的心灵平台。孩子们从家书中体会到温情和关爱,获得触动心灵的感恩和励志教育。家长们对孩子谆谆教诲的同时,也能对自身的言传身教进行深刻反思。”
手写家书换种方式去交流
以家书育儿,是我国的优良传统。在越来越少有人写信的当下,家书让人更觉可贵。家书中的白纸黑字,是情的倾诉,是爱的表达,是家风的传承,更是时代的印记。
诸葛亮在《诫子书》中告诫儿子如何修身与治学,提出“静以修身,俭以养德”,切忌“淫慢”与“险躁”的行为准则,对后代有深远的影响。区区八十余字,千古传颂,经久不衰。
从《林纾家书》中,我们能感知一位父亲教子以正、立德树人、谆谆教诲的拳拳之心;从《梁启超家书》中,我们懂得“为学先为人”之道的教子良方;从《傅雷家书》中,我们懂得了艺术家应追求”德艺双馨”的精神境界;从龙应台的《亲爱的安德烈》中,我们懂得了要尊重孩子、与孩子平等交谈……
家书承载着家风,是抵达心灵的最佳沟通方式。许多进入青春期的孩子,开始独立思考,富有个性,有时甚至会表现得很叛逆,父母过多在耳边唠叨,孩子听多了反而会无动于衷甚至厌烦。换一种方式去交流,可能会给孩子带来更多触动,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家书传情,是心与心的相会,是情与情的相依,是冰雪融化,是春暖花开!静水深流,静待花开,让我们从手写一封家书开始吧……
(作者系海口市第一中学教师)
新闻推荐
本报12月15日讯(见习记者臧会彬)15日上午,“绿骑海口最美湿地”活动在海口美舍河国家湿地公园鸣枪开始。本次活动以“我与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