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SI ļʱ
SSI ļʱ
今日儋州
大琼网 > 海南 > 儋州 > 今日儋州 > 正文

坚守基层20多年 治病救人从不喊累,日前倒在岗位上…… 把初心“印”在白大褂上

来源:国际旅游岛商报 2019-12-06 01:17   http://www.zgzxcmw.com/
SSI ļʱ

▲笔记本里写着: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值班室中的陈基开遗物▲人走椅怅然,仿佛在想念陈基开▲陈基开的笔记本

■商报全媒体/椰网/海拔手机端记者郑邦京文/图

在我国文化中,牛是吃苦的符号、高尚的象征、任劳任怨的代名词。陈基开就是具有这种可贵精神的“老黄牛”。他用青春与岁月诠释了“鞠躬尽瘁”本色。

2019年11月14日晚上10时许,一个噩耗传来,在儋州市那大镇卫生院五官科医生值班室里,47岁的陈基开同志突然间永远离开了我们。被人发现时,他斜靠在椅子上,身着白大褂,而手机则掉在地上,体温已凉。

他的遗物中有一笔记本,里边划横线重点标注写有: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

不忘初心坚守岗位

那大镇卫生院的老医生谢耀康的叙述见证了陈基开从一个医生到科室主任的艰苦奋斗、勇于担当成长历程。

1994年,儋州市那大镇卫生院设立五官科,当时有两个医生。1995年,陈基开大专毕业后进入该院五官科工作,同年被医院送到海医附属医院五官科进修一年。1996年,陈基开修完一年学业返回到那大镇卫生院五官科工作后不久,同科室那两位医生便离开另谋高就。整个科室,就剩下陈基开一个医护人员。

当时的那大镇卫生院诊病设备极其简陋,即俗话的“三支枪”:一个体温计、一个血压器、一个听诊器,五官科也不例外,基本没啥先进设备。当时该院病房陈旧,人才青黄不接,人心涣散;在那个时候,都有一种说法:内科外科是“香馍馍”,而五官科是“边缘科”,是被“遗忘”的角落。该院科室医护人员待遇较差,工资难发。这样的状况持续了将近9年。

就在此恶劣环境下,他不忘当一个好医生救死扶伤的使命,坚守岗位至今。为了早日走出困境,他整日忙碌于医院当中,期间摸爬滚打、拜师学艺,让自己的医术日趋过硬。由于他在门诊、住院病房两边跑,长期的跋涉劳累与高度的责任感,使他身形消瘦。如今,儋州市那大镇卫生院正以其独有的风格悄然崛起,软硬件建设已发生翻天覆地变化。陈基开所任职的五官科成绩也让人刮目相看,平均每月为医院创收20多万。

20多年的坚守,20多年的以身作则,陈基开也从一个普通医护人员晋升为科室主任,从一个只有大专学历的小医生成长为副主任医师(副高职称)。

光明天使仁心仁术

人,只要有一种精神的话,就会不知疲倦,永不停歇。而这种精神就是对工作和生活永远充满激情,如此一来就会乐在其中,忘记辛苦。

2009年2月,为贫苦大众提供质优价廉的眼科复明手术“亮睛工程”走进儋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成为在海南的首个“亮睛点”。陈基开当时也被抽去参加“亮睛工程”工作并跟着眼科专家学习治疗“白内障”医术。他每天跟着专家开展手术,忙碌可想而知。虽然这么忙,但他却是一幅精力充沛的样子,不停地跑前跑后。

“在下面乡镇的卫生院配有专业眼科医生的少之又少,更别提配有眼科副主任医师的了。他是我们医院的一个宝贝,在儋州来讲,他的眼科技术非常成熟,知名度很高。每年的征兵体检,他都被抽去作体检工作。”那大镇卫生院五官科副主任陈亚洪告诉国际旅游岛商报记者,陈基开最忙的时候,一个下午就开展6台手术。

2013年,陈基开被选为海南省医学会眼科专业委员会第九届委员会委员。他的聘书中,还有一张海南医学院的聘书,上面写着:陈基开同志为我院眼科学讲师,聘任期从2019年1月起至2021年12月止。

“真的很悲痛,我跟他共事那么多年,他真的是个很好很好的人,很惋惜。”说起陈基开,护士吴学铃的眼眶红了,“冲他来的病号挺多的,在下面乡镇的白内障老人们很熟悉他,找他治好后回去都宣传,许多看眼睛的农村病号中,十个病号就有九个是奔着陈主任来的。由于技术过硬,手术成功率高,且待人和蔼可亲热情,患者对他的认同感很高。而看到病人能重见光明,他就有很大的满足感。

标准“暖男”心系群众

陈基开爱岗敬业,心系群众。在他心中,病人永远是“亲人”。对待病人,陈基开不管是否有关系,不管认不认识,皆一视同仁。

药剂科主任李学海说:“我老家是峨蔓大桥村的,前不久,村里有个姓李的村民到医院五官科来看病动手术,陈基开主任亲自忙上忙下为他办好了入院手续。而当时,陈主任并不认识这姓李的村民。办好手续后,村民才告诉我,直夸陈主任对人真好。”

“我们主任是个非常好的人。心肠好,和蔼可亲,对家人对同事,对我们这些护士,他从不会大声同我们说话,他很会关心照顾我们这些同事,是一个标准"暖男"。”吴学铃称,有时农村的病号过来检查眼睛,他一般在医院规定之内,尽可能的不收病号的检查费用。举手之劳之事,他不开单收费,所以病号对他的评价也都很高。陈基开待患者很亲热,“阿婆阿婆”叫得就像亲人一样。“有时病号身上没带钱取药,他借钱给病号先拿药也是常有的事。”陈亚洪说。

只要患者有需求,陈基开从不拒绝,尽管已是下班时间。他在病号预约的情况下都会等,5分钟,10分钟,20分钟,会坚持等到病号来处理完了再回去。

吴学铃有个亲属,经常眼压高,眼睛视力不好。因是上班族,他看病时经常是在下班时间,可每次接到电话的陈基开都会赶到医院给他看病,从不失约。

医者楷模负重而行

为了心中难舍的牵挂,他不张扬病情、负重而行。

12月5日,陈基开爱人朱琼丹告诉记者,陈基开有一件鲜有人知之事,就是他在10多年前患有脑血管瘤,动手术后,脑中放有支架至今已有12年。可以说,这12年来,他带着个“不定时炸弹”在努力工作。而这事,他也少对人说起。有时,院领导看到他拼命工作的样子,就会劝他注意休息,定期检查身体。可他虽然听了进去,但一工作起来就把这些浑然忘在脑后了。

“老妈一个不开心就会唠叨他,可他不管多忙,也不会和老人红脸。他在家经常给老人捏肩按摩,哄老人开心。”朱琼丹边说边用纸巾抹眼泪,“他离去后,还有患者拨打他手机,得知他走得消息,病人在电话里也哭了。”

“认识他25年来,从没见他发过脾气。他下班回家,看到邻居就问好,还经常给邻居老人量血压。他勤俭节约,艰苦朴素,骑着辆电动车上下班。工作勤勤恳恳,责任心非常强。他品德高尚,以事业为重,不计较个人得失,做人低调,作风廉洁,不收红包,不摆架子。有极高的修养和人格魅力,是我心中的楷模。”麦汉精是陈基开同志的同事、朋友、邻居。回忆起陈基开的点点滴滴,他泪流满面。

记者采访陈基开的二姐、姨丈张正德、邻居李茂畅、洛基小学校长吴光等人,他们都翘起大拇指:他与邻里和睦,乐于助人,孝敬父母,没跟老人、爱人、小孩红过脸,深更半夜敲他家门看病,他也二话不说非常热情,不管多累,回家总是笑容,从不诉苦。真是好人一个!

“我老妈有眼疾,多次找陈基开看病,总夸他是个好孩子。他走后,我老妈一念起他,就老泪纵横。”55岁的李茂畅说着说着,眼眶红了。

他的不愧他的精神

陈基开的口碑、人缘很好。忆起他,那大镇卫生院的医护人员不禁捂面而泣,纷纷在医院工作群众发悼词。

都说男儿有泪不轻弹,可该院总务科主任麦汉精、B超科主任林壮兴等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皆控制不住几度哽咽、纸巾擦泪。

“我早上已算上班较早了,可来的时候,往往就看到陈基开已经在病房查房。”那大镇卫生院李明院长告诉记者,“他的离去,我很痛心,很难接受。痛失一位好同事、好医生、好朋友、好主任。”

村民陈赐道也写下短文,缅怀陈基开。

“陈基开无愧于一个优秀共产党员以及一个优良先进医务工作者。”李明代表医院,对陈基开作了一个总的评价:陈基开同志自参加工作以来,始终爱岗敬业、心系群众、扎实工作,用实际行动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陈基开虽然在这平凡的岗位上,做得不是很轰轰烈烈的事情。但是,他带来的是一股正气也是一个共产党员守初心、担使命、找差距、抓落实的一个典范。

在陈基开的“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笔记本记载着他认认真真的学习过程。里边有一句话,是他在字的底下划横线重点标出: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

陈基开,儋州市卫健委系统众多医疗干部中的普通一员,他用自己的生命谱写了一曲无悔赞歌。

11月18日,社会各界数百人参加了陈基开的遗体告别仪式。记者了解到,陈基开的工伤手续正在办理当中。而儋州市卫健委正考虑将其作为第二批“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活动中的典型先进人物,在儋州市卫健委系统内广泛宣传。

陈基开走了,但他的生命如同高山般永恒;陈基开走了,但他的忠诚仰不愧于组织,俯不愧于人民;陈基开走了,一束用生命点燃的精神之火,却悄然在儋耳大地冉冉升起;陈基开走了,初冬的落叶将滋养新的生命。

新闻推荐

省检二分院检察长李伟军为中学生讲授专题法治课 防范校园欺凌和性侵害

本报讯(记者林鸿河马宏新许光伟通讯员陈相敏娄利)11月28日,省检二分院开展“法治进校园”活动,该院党组书记、检察长李伟军担...

SSI ļʱ
相关阅读 SSI ļʱ
SSI ļʱ
猜你喜欢
评论(坚守基层20多年 治病救人从不喊累,日前倒在岗位上…… 把初心“印”在白大褂上)
SSI ļʱ
SSI ļʱ
SSI ļʱ
SSI ļʱ
SSI ļʱ
SSI ļʱ
SSI ļʱ
SSI ļʱ